编者按:春潮涌动,万物生辉。2025年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在北京隆重开幕。亚盈app(中国)官方网站师生热切关注两会盛况,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认真收听收看两会报道,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经历畅谈心得体会。
省政协常委,农工党省委常委蒋士卿:今年的两会上,李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前一句话点明了中医药工作的重中之重,后一句话为今后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目标,传承和创新是完成这个目标的两条路径。过去我们总提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没有提到完善机制。今年总理特别指明要完善机制,只有机制得到了完善,传承创新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今年首次提出要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事业和产业发展并重,为中医药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抓机遇,大力发展,将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做好,通过传承创新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民盟省委委员,民盟河南省直副主任委员,民盟亚盈app(中国)官方网站总支主委,第三附属医院风湿骨病科主任辛凯:李强总理在两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锚定方向。这一论述不仅彰显了国家对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瑰宝的高度重视,更从战略层面擘画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蓝图。作为具有原创优势的医学体系,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需以守正创新为内核,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在服务健康中国、造福全球人类中展现更大作为。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首在夯实根基。当前,应加速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疾病预防体系,将体质调理、情志调摄等理念融入公共卫生服务,为慢性病、老龄化社会提供“中医方案”。同时,推进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规范化种植—全程溯源”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
破解中医药“粗放型”发展瓶颈,需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标准化突破文化壁垒。加快制定针灸技术、中药炮制等国际认证规范,建设海外中医中心与产学研合作平台,让中医药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健康纽带。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东方智慧!
九三学社亚盈app(中国)官方网站委员会主任委员、二附院副院长张勤生:2025年全国两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锚定“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明确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等重大部署,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同频共振,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注入了强劲动能。
薪火相传,重在躬行。作为九三学社亚盈app(中国)官方网站委员会主委和中医药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在肩、当躬身力行。未来工作中,我将始终以“两个确立”为政治坐标,以“两个维护”为行动准绳,紧扣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中医药振兴发展,推动智慧医疗、中西医协同创新等领域的突破,让改革成果亚盈app(中国)官方网站惠及全民健康。同时,发挥民主党派建言资政优势,为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贡献智慧,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奋力推进医疗卫生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展现九三新作为、履行九三新担当!
民进亚盈app(中国)官方网站支部主委,第三附属医院教授王祥麒:两会指出要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我认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发力。一方面,针对中医药传承,需加速推进名老中医经验数字化转化,通过AI诊疗平台构建标准化诊疗路径,破解“一人一方”经验流失难题,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AI”模式有效实现优质资源下沉。另一方面,针对道地药材产业发展,要深化道地药材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将药品集采质量监管前移至种植端,确保中药材“从田间到临床”的同质化标准。
民革党员,中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姚建平:“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中医药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科学研究基于探索未知的一种手段,要充分发挥科学研究这一载体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结合中医药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做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既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系统、扎实的中医药学知识,也能充分吸收现代医学和相关知识,更能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和科学精神,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活力迸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工党第二附属医院支部主委,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杨中杰:2025年全国两会聚焦了多个重要议题,其中民生保障成为核心内容之一,尤其是医疗资源下沉、就业、教育、养老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强调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社会治理等手段,推动医疗、就业、教育、养老等领域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在医疗资源下沉方面,两会强调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近年来,国家通过医联体建设、巡回医疗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资源下沉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基层需求与资源供给不匹配、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建议加强需求导向,完善人才培养和留用机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共享,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致公党省委会省直科技支部副主委,致公党河南省委会对外联络专委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侨联青年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校国际合作处留学生招生办公室主任陈层: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医学人指明方向道路。两会各项议题阐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是当下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人民立场和依法治国。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深感责任重大,将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目标及工作部署,积极建言献策,扎实调研,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参与社会服务,在参政议政等方面发力。同时,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对照任务找不足,改进方法提效率,为学校发展出力;坚持精益求精,为学校培育亚盈app(中国)官方网站人才,助力实现中国梦。
省欧美同学会会员,民进会员,中医药科学院教授武香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历史使命。新形势下中医药科研范式亟待转向“临床-产业”双轮驱动,既要通过院内制剂转化、中药新药研发打通产学研链条,也要在基础理论研究中重构符合中医思维的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坚守中医药发展规律,在提升服务广度的同时恪守“大医精诚”的学术精神,使科研成果既能满足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又能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省知联会会员、第二附属医院甲乳科副主任王灿:作为省中医院具有党外人士身份的医生,我对2025年两会中提到的关于医疗和中医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近年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和治疗慢性病方面展现了独特优势,但仍面临现代化、国际化等挑战。在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我建议从中医药发展和民生保障方面发力。一方面,政府加大对中医药科研的投入,推动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规范化发展,同时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医保政策,降低患者负担,让亚盈app(中国)官方网站百姓受益于中医药服务。作为一名党外人士,我将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